9月29日,低空经济融合创新发展专题会议在辽宁沈阳友谊宾馆圆满举行。会议围绕低空经济融合创新核心主题,聚焦探索产业发展新路径、发布产业链需求、解读地方行动计划,旨在推动低空飞行器研发、应用及跨境协同管理,为辽宁乃至东北亚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凝聚共识、汇聚力量。辽宁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吴春耕、国家低空经济融合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敖万忠、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凤田、刘大响、项昌乐,法国欧洲科学、艺术与人文学院院士,世界无人机大会主席,深圳市无人机行业协会会长杨金才等多位领导与专家出席。会议由中航工业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所长詹强主持。
会议伊始,辽宁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吴春耕在致辞中强调,辽宁是东北振兴核心区域,也是我国重要航空航天产业基地。其优势集中体现在三方面:一是技术积累深厚,在航空材料、零部件制造领域实力突出;二是产业集聚效应显著,沈阳、大连汇聚大量相关企业与科研机构;三是人才支撑坚实,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持续输送科研力量。同时,辽宁应用场景丰富,仅农业领域,沈阳法库通航产业基地已形成无人机完整产业链。
随后,国家低空经济融合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敖万忠发表嘉宾致辞。他从国家战略层面切入,系统解读当前低空经济的政策机遇、市场空间与核心挑战,为参会者搭建起产业发展的宏观认知框架。
在政策解读环节,辽宁省工信厅厅长胡异冲详细介绍《辽宁省低空经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该计划明确辽宁低空经济制造业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与保障措施,为地方产业布局提供清晰指引,助力企业精准把握发展方向。
中国工程院院士、飞机设计专家杨凤田带来“新能源飞机发展实践与思考” 主题分享。此前,其团队自主研发的我国首款四座电电混合动力飞机 RX4M,已在沈阳法库财湖机场成功首飞。这一成果标志着我国在绿色航空领域实现重大突破,为全球电动飞机发展贡献 “中国方案”。杨凤田指出,发展电动、氢能等新能源飞机,对提升我国航空业自主创新能力、破解产业发展困境意义重大,既能助力航空业早日实现 “双碳” 目标,也将为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核心支撑。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刘大响聚焦低空经济、通用航空与应急救援的协同发展前景。他表示,通用航空是国民经济重要战略性产业,将成为 21 世纪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点,也是航空、交通、民航三大强国战略的关键支撑。他强调,提升航空应急救援能力是构建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幸福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同时,通用航空可广泛应用于 “低空 + 农业”“低空 + 救援”“低空 + 电力”“低空 + 医疗”“低空 + 体育” 等场景,其发展需依托通讯互联、导航监视、空中交通支援等飞行保障体系。
针对辽宁当地的发展情况,法国欧洲科学、艺术与人文学院院士,世界无人机大会主席,深圳市无人机行业协会会长杨金才表示,辽宁拥有雄厚的产业基础和丰富的应用场景资源,具备发展低空经济的独特优势。他建议,辽宁可以积极借鉴其他省市的成功经验,如安徽、湖南等地的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经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智慧网联建设,推动低空经济数字化服务的发展。同时,辽宁还可以结合自身优势,打造具有特色的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如“低空+文旅”、“低空+物流配送”等,逐步探索低空+的模式壮大低空经济生态圈。
杨金才会长还强调了产学研合作和技术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他建议,辽宁省可以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在低空经济领域的应用。同时,也要加强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和流动,为低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中国工程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党委书记项昌乐指出,低空经济进阶需破解技术瓶颈、政策碎片化、基础设施滞后三大难题。他从技术层面展开分析:低空装备正朝着电动化、无人化、智能化方向突破,能源动力领域中,固态锂电池能量密度较传统液态电池提升50%,氢电混动方案可使飞行器续航突破 500 公里;飞行控制系统已实现动态感知避障、自主航迹规划等核心功能,故障诊断响应时间缩短至 0.1 秒。
此外,中航工业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副所长王霄分析低空经济飞行器设计的发展趋势与实践路径,为会议贡献多维度视角;中国移动低空经济副总师周剑分享中国移动助力低空经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会上,辽宁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吴春耕与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凤田共同为“辽宁省低空经济产业联盟” 揭牌。这一举措标志着辽宁低空经济产业协同发展迈入新阶段,未来将进一步整合产业链资源,强化政府、企业、科研机构间的合作,为区域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深圳市社会组织交流服务展示点是由深圳市社会组织管理局以新思维、新发展创新设立。2022年6月,新增10个枢纽型服务展示点及10个领域展示点,深圳市无人机行业协会入选枢纽型服务展示点。
经过近三年的试点运营,2024年,深圳市民政局进一步对30个社会组织交流服务展示点进行规划布局,将展示点按照“枢纽服务”“产业集群”“城市名片”三大类别进行动态调整,其中“产业集群”类展示点包含14家,深圳市无人机行业协会成为“产业集群”类的“低空经济”板块,紧贴深圳“20+8”产业集群,强调展示点在着力推进行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
自2021年至今,共设立了党建引领突出、代表性强、公信力高、枢纽功能发挥明显和对深圳“双区”建设具有重大贡献的30个展示点,其中涵盖生物医疗、海洋、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集交流、服务、展示、引领功能。2022年6月,深圳印发“20+8”产业集群政策,明确将空天产业纳入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重点发展空天信息技术、先进遥感技术、导航定位技术、空天装备制造等领域,推动航空航天材料及部件、无人机、卫星等技术创新,规划建设国内领先的空天技术产业研发与制造基地。到2025年深圳无人机产业增加值达到1170亿元,全市无人机链上企业达到1700家,市内无人机航路达到100条,无人机商业飞行架次达到每年100万架次以上。深圳市无人机行业协会将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服务深圳经济发展和市政府重大战略布局中的积极作用,为推动无人机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资料:
中国深圳无人机、无人系统展览会
UAS EXPO
举办地区:广东
开闭馆时间:09:00-18:00
举办地址:深圳市福田区福华三路
展览面积:30000㎡
观众数量:31000
举办周期:1年1届
主办单位:中国无人机产业联盟、深圳市无人机行业协会